在兒科門診經(jīng)常見到因體質(zhì)性生長和青春期延遲所致的矮身高,雖然是正常發(fā)育的極端而不是一種臨床疾病,但仍然可能引起相當多的臨床問題。盡管診斷的解釋和有未來正常生長并最終達到正常成年身高的希望,仍然存在有相當數(shù)量的病人感到不幸。在這些兒童中,心理應激可能影響行為和學習,某些作者認為這種影響將持續(xù)進入成年期。因此,使用藥物治療改善短期生長,使青春期男孩與同伴保持同步。對低劑量睪酮、氧氫龍、特別是生長激素治療的生長和心理學反應的評價,需要了解未治療的CDGP自然生長史和結果。因此,我們總結了在1976~1986年期間未接受激素治療并已達到最終身高的CDGP男孩的生長和心理狀況。
病人和方法
回顧1976~1986年期間因CDGP而矮身高的118名男孩記錄,所有男孩在第一次看病時均有CDGP的診斷。有5名病人一直在臨床監(jiān)督,直到成年身高。其余113名通過信件聯(lián)系:38人答復同意檢查,2名拒絕,15封信因搬家而退回,58名未回答。38名回答者到診所接受了檢查,并完成了心理學問卷。43名病人跟蹤到成年身高,并滿足下列進入研究的標準:(1)矮身高(身高在平均數(shù)下2SDS以下);(2)青春期延遲(開始延遲2SD以上,14歲前睪丸體積小于4ml);(3)骨齡低于年齡10th百分位數(shù)(15歲后延遲);(4)無慢性病和內(nèi)分泌疾病證據(jù)。
如果生長速度在2cm/yr或年齡在21歲以上,認為達到最終成年身高。所有受試者有完全的青春期發(fā)育。使用固定的Harpenden身高計測量站立身高和坐高,腿長為身高減坐高,并都以SDS表示。根據(jù)Tanner方法評價青春期分期。
由有最終身高測量值病人的記錄獲得生活年齡、身高和青春期分期(組A),并在未跟蹤病人中隨機選取樣本(組B,n=33)以保證響應者真正代表了CDGP全組男孩。一名評價者根據(jù)TW2方法評價骨齡,預測成年身高。使用報告的父母身高計算父母身高中值(父母身高平均數(shù)加12.5cm),遺傳靶身高定義為父母身高中值±8.5cm,代表了95%的男孩可能達到的身高范圍。在一個亞組(n=40)中,使用簡便身高計核查了父母身高。
為了評價自尊心和社會功能,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使用的問卷包括成年人Coopersmith自尊調(diào)查表,以及詢問對身高、就業(yè)的當前態(tài)度,存在什么問題,如果存在問題,是否由于生長延遲,回想過去是否愿意治療。這些問卷的結果與43名相同地區(qū)、相同年齡范圍的正常青年人進行比較。,除了身高不匹配外,對照組和研究組之間的社會階層無顯著性差異,對照組的身高顯著較高(身高SDS 0.47 (1.05);研究組-1.6(0 9), p<0001)。
研究結果以平均數(shù)(SD)表示。使用Mann- Whitney U檢驗和配對及非配對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組A和組B的數(shù)據(jù)比較表明,追蹤組和追蹤丟失組之間的生活年齡、骨齡延遲、站立身高、父母身高中值,以及預測的成年身高無顯著性差異,表1。
組A:生長數(shù)據(jù)
追蹤到最終身高的受試者,身高SDS顯著得到改善(由-3.4(0.6)到-1.6(0.9), p<0 001),表2。32名(74%)最終身高在3rd百分位數(shù)以上,20名(47%)在10th百分位數(shù)以上(見圖)。最終身高與社會階層之間無相關。
(1) 最終成年身高與預測成年身高的比較(圖)
最終成年身高SDS(-1.3(0.7))與預測成年身高(-1.6 (0.9))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平均差值為-2.00(4.5)cm。7名(16%)男孩的最終身高比預測的成年身高低5cm以上,2名(5%)男孩的最終身高高于預測身高5cm以上。身高預測的準確性與年齡、身高或骨齡無相關,但與骨齡的延遲顯著相關(p<0001),骨齡延遲越多身高預測的準確性越差。
(2)最終身高與父母身高中值的比較(圖)
最終身高與父母身高中值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1),平均差值為-6.5(6.0)cm。報告身高的可靠性存有疑問,事實上,報告的和實際測量的父母身高中值有顯著性差異(報告的168.3(4.1),測量的170.9(4.9),p=003)。在測量的20對父母中,有14對與報告的差值小于1cm,其余6對(32%)差值大于2.5cm。4對高估和2對低估了身高。在這一亞組中,最終身高與測量的父母身高中值之間差異仍然是顯著的(p=0003)。
(3)坐高和腿長的比較
為了觀察比例,計算了腿長SDS減坐高SDS,所有受試者均在平均數(shù)的2SDS之內(nèi)。但腿長SDS與坐高SDS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 03),平均差值0.5(0.9)。骨齡延遲與成年腿長SDS減坐高SDS差值之間的相關無顯著性。
問卷測量
在CDGP組和正常對照組男孩之間,以Coopersmith自尊量表測量的自尊無顯著性差異(分別為77.6 (14.8)和76.8 (12.9)),使用計分方法評價的社會活動也無差異。自尊得分與下述變量的相關無顯著性:社會階層,達到的最終身高,自第一次評價以來的身高增長或骨齡延遲,以及達到的成年身高與父母身高中值或預測的成年身高。自尊與社會活動之間相關無顯著性。
在兩組之間,已婚數(shù)量或關系穩(wěn)定存在顯著性差異(CDGP組35人,正常組31人),失業(yè)數(shù)量也存在顯著的不同(分別為1人和2人)。表3為問卷中身高態(tài)度的回答結果。18人回答完全不再考慮身高,17人僅偶爾考慮身高。盡管CDGP組顯著矮于對照組,但CDGP組中30人滿意他們的最終身高,而在正常組除1人外的所有人都滿意。但是,總計有23人希望改變身高,對照組僅2人。25人認為,身高妨礙了所有事情的成功(n=3)、社交(n=13)、在學校被取笑(n=9)以及體育運動(n=9)。8人沒有回憶起因身高的煩惱。22名男孩認為看醫(yī)生感覺更好,6人認為這樣能夠生長的更好,20人寧愿治療提前生長突增,21人認為他們的孩子面臨同樣的生長問題時要進行這樣的治療。
討論
本研究說明,追蹤CDGP男孩至成年身高的固有難度,可能很好地說明了未治療過程數(shù)據(jù)缺乏的原因。就這種生長狀況的性質(zhì)來說,不是疾病,不必要接受治療,一旦這些男孩開始青春期生長和發(fā)育時,通常都選擇了離開診所。這個年齡階段也易于出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流動,難以回顧追蹤。在我們的樣本中,雖然僅為全組的37%,但與其余受試者的初始數(shù)據(jù)無顯著性差異。因此,在受試者選擇中不存在明顯的偏差,生長形式代表了人群總體。
正如對僅存在生長延遲狀況所預期的那樣,男孩身高SDS顯著改善。雖然有相當數(shù)量的男孩(21%)低于預測身高5cm以上,但大部分男孩達到了預測的成年身高,與最近未治療的CDGP男孩小樣本所報告的最終身高結果一致。但我們的結果說明,雖然大部分男孩達到了他們的遺傳靶身高,但從整體來說卻顯著矮于父母身高中值。雖然LaFranchi et al僅使用了報告的父母身高,但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們測量了部分父母的身高,發(fā)現(xiàn)報告的與測量的父母身高之間的顯著性差異,然而兒子仍然顯著矮于他們的父母。在評估是否需要積極治療時,應當考慮到這些研究結果,特別是對那些矮身高父母的男孩,而且在分析CDGP男孩激素或藥物治療的最終身高結果時,也要考慮到這些問題。雖然腿長SDS和坐高SDS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平均0.5(0.9)),但這并不意味著最終成年身高時不成比例的顯著性。在其它兒童類群也注意到了預想不到的這種差異,可能僅僅反映了坐高測量方法的不同。
目前,使用促進生長藥物治療CDGP男孩的主要原因是減輕與同伴不同的發(fā)育差異所引起的短期苦惱。在一項控制了智力因素的研究中,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與男孩成熟晚相關。此外,給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指出,不利心理影響可能持續(xù)進入成年期。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的自尊、婚姻或就業(yè)狀況無顯著性差異,但也必須強調(diào)個體差異的存在,因為存在復雜的因素相互影響,個體對晚發(fā)育的回答可能被其它身體、心理或社會因素的影響所修改。
雖然這些青年人有正常的自尊和社會功能,但60%的希望高于所達到的最終身高,然而大部分(79%)受試者又對最終身高感到滿意,不再將其看做為問題。而且,因為自尊與最終身高之間無相關,這就對為大部分人設計的實際改善最終身高的治療需要提出了異議。另一方面,青年人也回憶了身高給他們所帶來的困難,一半的受試者認為影響了他們的成就,特別是在學習和社交方面。
另外,在回顧往事中有一半受試者認為,將愿意治療而提前生長突增,55%的人在他們的孩子面臨同樣生長問題時愿意進行這樣的治療。這些結果支持了就診時進行激素和心理學干涉治療的觀點,防止當時的苦惱。
因此,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了預期的CDGP男孩生長速度的改善,但在實際上卻沒有充分達到遺傳潛力。我們未能證明與缺少自尊關聯(lián)或社會活動的減少。雖然男孩的生長問題已經(jīng)成為過去,臨床門診能夠為他們提供某些安慰,但卻存在青少年時期的顯著心理學痛苦和積極治療的強烈愿望的回顧證據(jù)。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用來確定CDGP男孩應予治療的標準,以及評價治療對心理影響的適當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前瞻性隨機化實驗研究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