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文章

男孩青春期延遲的早期預兆:進行性生長減速


時間: 2018/9/5 18:17:27 瀏覽量:4372 字號選擇: 分享到:

M.V.L. Du Caju, L. Op De Beek, S.U. Sys, M.M. Hagendorens, R.P.A. Rooman


摘要 目的:描述青春期延遲男孩的青春期前生長模式。

方法:根據(jù)85名最終身高正常的青春期延遲男孩回顧性數(shù)據(jù),構建4~14歲期間的身高速度曲線。結果:在4~14歲期間,這一組群的身高逐漸偏離正常參考標準。在4歲時,身高SDS已經(jīng)顯著較低(中位數(shù)-0.8,P<0.001),并且在兒童期進行性降低,導致12歲時身高SDS中位數(shù)為-1.1(P<0.001)。這一組群最終身高中位數(shù)(-0.4)與靶身高(-0.2)無差異。兒童期生長減速程度不能由出生體重或出生身長確定,并且未影響到最終身高。這組青春期延遲男孩隨年齡增長而生長速度的下降顯著小于Rikken和Wit模型的預測。

結論:晚成熟男孩通常表現(xiàn)為,在較小年齡上青春期前生長速度開始下降,但并不影響最終身高。Horm Res, 2000, 54:126-130.

關鍵詞:身高 身高速度 生長延遲體質性生長和青春期延遲



前言

孩青春期開始的延遲比在女孩更為多見,與暫時的青春期前生長減速有關。對于青春期延遲,尚不了解其生長速度開始下降的年齡。因為這些兒童在診斷時通常就矮,所以分類為體質性生長和青春期延遲(CDGP),由兩種部分重疊的生長障礙變異體所組成,一類主要由青春期開始延遲所引起的生長速度下降,第二類為青春期成熟度延遲的特發(fā)性矮身高兒童。大部分研究將這兩亞組兒童匯總在一起,描述青春期延遲男孩的生長模式。迄今為止,僅Tanner和Davies在有限的北美兒童晚成熟組制定了身高和身高速度曲線。在缺乏晚成熟者的樣本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Rikken和Wit通過外推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ICP)模型生長數(shù)據(jù),提出了晚成熟兒童的身高速度數(shù)學模型。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在正常最終身高男孩,確定青春期延遲對青春期前生長的影響。因此,在回顧性研究中分析85名達到正常最終身高的晚成熟男孩的身高和身高速度數(shù)據(jù)。并將這些數(shù)據(jù)與英國身高參考標準,以及Rikken和Wit報告的青春期延遲身高速度理論模型進行比較。


病人與方法

依據(jù)下列標準選擇85名青春期延遲的晚成熟男孩:a)在14歲時睪丸體積<4ml,b)出生時身長和體重正常,c)自發(fā)的或誘發(fā)的青春期中有適當?shù)纳L加速,d)相對于生長參考標準和父母身高,最終身高正常。排除有畸形綜合征、慢性疾病和內分泌疾病男孩。


正常值定義為處于參考標準平均數(shù)的-2和+2SDS之間。根據(jù)英國Freeman et al.標準將身高轉換成SDS。使用相同的標準也以SDS表示靶身高(性別修正的父母身高中值)。父母矮身高定義為身高SDS低于父親特定身高下限,下限以Ranke提出的公式計算。出生體重和身長與Niklasson和Karlberg的標準比較。由1名評價者使用Greulich和Pyle方法評價骨齡。使用放射免疫法測量血清生長激素(GH)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IGF-I)。


在診斷時,根據(jù)總IGF-I正常濃度(青春期前范圍,120~280ng/ml)或對刺激試驗(高血糖素)的正常GH反應(>20uU/ml)排除GH缺乏。在61名男孩有青春期延遲陽性家族史(定義為母親初潮年齡>14歲,父親生長突增年齡>15歲)。


使用固定的身高測量計測量青春期前后期的站立身高,由學校保健檔案搜集兒童期身高數(shù)據(jù)。2次隨后身高測量的間隔在2年之內。由視覺平滑個體生長曲線,由曲線內推4~14歲整數(shù)年齡的身高做進一步的分析。


46名男孩自發(fā)進入青春期,而39名受試者以每月25mg睪酮庚酸鹽,6個月進行治療。在中位數(shù)年齡19.8歲時(P1017.3歲,P9024.4歲)測量最終身高,最終身高的測量由醫(yī)生(n=24),或父母參照詳細說明測量(n=61)。


以Kolmogorov-Smirnov檢驗,評估不同年齡身高SDS的分布。使用Wilcoxon符號秩檢驗比較青春期延遲男孩與參考標準組的身高SDS。使用Spearman秩相關計算相關系數(shù)。為了比較晚成熟男孩與正常參考標準的身高SD和身高速度,進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與多項式的對比。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為P<0.05。因為身高數(shù)據(jù)分布表現(xiàn)為正偏斜(P<0.01),所以10th(P10)和90th(P90)百分位數(shù)表示數(shù)據(jù)。


結果

青春期延遲男孩組群的特征見表1。在生活年齡中位數(shù)14.6歲時做出青春期延遲診斷,此時骨齡延遲2.4歲(中位數(shù)),總IGF-I水平在正常青春期前的范圍內。

表1.png


如圖1所示,在4~14歲這些男孩的身高進行性偏離正常男孩參考標準,在4歲時,身高中位數(shù)為-0.8SDS,已經(jīng)顯著低于正常標準和最終身高(P<0.001)。在4~12歲身高進一步顯著下降,在12歲時身高中位數(shù)為-1.1SDS(圖2)。在這個期間,52名(61%)男孩身高SDS至少減小0.2,而15名(20%)男孩身高減小在0.5SDS以上。在12歲以前身高減速男孩的出生體重、出生身高和最終身高與和身高曲線平行生長的男孩無差異。在12~14歲期間,由于參考標準人群的生長加速,身高SDS中位數(shù)下降到-1.6。


在青春期,身高SDS在14歲數(shù)值的基礎上增加了1.3(中位數(shù)),因此最終身高與靶身高無差異。自發(fā)進入青春期男孩與以睪酮治療男孩之間的身高SDS增加無差異。與4歲時身高SDS相比,最終身高增加了0,5SDS(中位數(shù))。最終身高與4歲時身高SDS正相關(r=0.73,P<0.005)。


圖3為該組群的身高速度數(shù)據(jù)。在4~12歲,身高速度中位數(shù)由6.0cm/yr減小到4.3cm/yr,在追蹤的2年中幾乎無變化。兒童期身高速度平均為0.49±0.04cm/yr,顯著低于Tanner et al.所報告的正常男孩(P<0.001),但幾乎與Tanner和Davies的北美晚熟男孩數(shù)據(jù)相似(圖3a)。身高速度平均減小0.26±0.01cm/yr,顯著(P<0.001)低于Rikken和Wit的理論模型(0.36cm/yr,圖3b)。與該模型相比,我們的受試者在較小年齡上生長速度較低,而在青春期前生長速度較高。

圖1.png

圖2.png

圖3.png

討論

在本研究中,報告了達到正常最終身高的青春期延遲男孩青春期前的生長。為了防止可能影響青春期前生長的其它遺傳因素的干擾,排除了有矮身高父母和子宮內生長延遲的受試者。因為緩慢的生長速度是青春期開始延遲的一部分,所以矮身高的晚成熟者比身高較高者更多的就醫(yī)咨詢,使身高分布向左偏倚。但是,無論這些男孩青春期前生長速度如何,這些男孩的最終身高正常,并與遺傳潛力一致。因此,本文85名男孩組群的生長模式代表了非遺傳矮身高的晚熟男孩。


我們的數(shù)據(jù)表明,生長速度下降是晚熟男孩的普遍表現(xiàn),不僅出現(xiàn)于青春期前即刻,而且在早期年齡上已經(jīng)開始。在4~12歲期間61%的男孩進一步偏離參考標準人群。在這個期間,身高速度顯著低于Tanner所報告的正常男孩,而與北美晚成熟男孩身高速度相似。但在12歲以后,兒童期生長速度下降趨勢停止,而明顯穩(wěn)定下來。在這一方面,我們的結果與RikkenWit提出的晚成熟者身高速度理論模型的計算不同。在本研究中,年齡較小時生長速度低、而在青春期前期有所改善的身高速度曲線斜率小于模型的預測。


兒童期低于正常的生長速度與診斷時骨齡顯著延遲有關,但并未影響到最終身高。大部分研究報告,青春期延遲男孩未能達到遺傳靶身高,但這些研究包括了特發(fā)性矮身高受試者。本組群男孩達到了正常的最終身高,與靶身高一致,最初的生長延遲被青春期前生長期的延長和青春期生長突增所補償。曾有報告,骨成熟度延遲有利于最終身高和青春期生長組分,最近的報告強調了青春期生長在晚熟者達到靶身高中的重要性。


青春期延遲男孩特殊生長模式的機制尚不清楚。已有報告表明,GHGH釋放激素分泌的暫時下降,解釋了骨齡的延遲。在我們組群中,診斷時GHIGF-I分泌正常,提示了青春期臨床征兆前GH-IGF-I軸的正?;?。在12歲前生長速度未進一步下降與上述假設一致。睪酮可能觸發(fā)了GH分泌的增加,在睪丸增大以前,在早期的清晨脈動中已經(jīng)可以檢測到血漿睪酮。


我們的研究也證實,在青春期延遲男孩,低劑量雄性激素可誘發(fā)青春期,但不損害最終身高的觀察結果。因此這樣的治療可以改善這些男孩的社會心理功能。


總之,許多最終身高正常但青春期開始延遲男孩,在兒童期早期生長速度已經(jīng)開始下降。因此,對每名身高速度進行性下降的男孩都應考慮這一研究結果,因為在兒童期對這些男孩不需要促進生長干涉治療。遺憾的是,除了陽性家族史和骨齡延遲外,還沒有在早期年齡上預測青春期延遲的可靠因素。


【喜高科技】業(yè)內骨齡評價專家、專業(yè)骨齡研究科技機構及骨齡軟件應用服務商!


熱門文章推薦

如何看待骨齡評價的誤差?

骨齡的正常范圍是多少?

CHN法骨齡標準已不適用于當代中國兒童青少年的骨齡評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