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文獻

【兒童保健相關研究】中國部分地區(qū)7歲以下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分析


時間: 2022/10/13 9:24:30 瀏覽量:722 字號選擇: 分享到:

維生素D作為一種人體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不僅參與調節(jié)機體的鈣磷平衡和骨質代謝,還具有調節(jié)免疫、保護中樞系統(tǒng)、預防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等作用。研究顯示,維生素D還與兒童感染性和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及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據(jù)統(tǒng)計全球約有10億人存在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兒童由于生長速度快、陽光暴露不足等原因是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高危人群。2010—2012年中國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在14 473名6~17歲兒童中,53.2%的兒童25(OH)D<50 nmol/L。2011—2014年美國國民健康和營養(yǎng)調查結果顯示在2 060名6~11歲兒童中,13.7%的兒童25(OH)D<50 nmol/L。雖然各國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有較大差異,但都處于較高水平,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已成為兒童健康面臨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近年來,國內關于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的研究相對較少,且研究范圍多局限于某一地區(qū),多地區(qū)研究有限。我國兒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不斷發(fā)生改變,為了探討7歲以下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本研究在全國1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開展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調查,為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

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根據(jù)地域分布,按照“省-市-醫(yī)院”的技術抽樣路線,在全國抽取吉林、遼寧、甘肅、寧夏、河南、上海、浙江、江蘇、四川、廣東、廣西1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每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抽取1個市級兒科??苹驄D幼保健醫(yī)院兒童保健門診[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集團)體育新城院區(qū)、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銀川市婦幼保健院、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二院、中山市博愛醫(y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每家單位成立課題協(xié)作組,對符合入組標準的1 531名7歲以下體檢健康兒童進行問卷調查、體格測量和血樣采集。本研究獲得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SCMCIRB-K2019067-2),所有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入選標準:(1)年齡7歲以下的體檢健康兒童;(2)常住人口或居住1年以上的非常住人口;(3)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先天性異常、胃腸道、肝臟、腎臟或骨骼等疾病;(2)近期有特殊藥物服用史。


二、研究方法
1.樣本量估算:根據(jù)n=[Z21-α/2×p×(1-p)]/d2進行估算,7歲以下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估計率p按照20%(2016—2018年全國多地區(qū)橫斷面研究數(shù)據(jù)),在容許誤差d=0.1p,顯著性水平α=0.05條件下,計算得到研究需要樣本量為1 536名。

2.問卷調查:各單位使用統(tǒng)一制定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兒童年齡、性別、地區(qū),季節(jié),母親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兒童屏幕暴露時間、戶外活動時間、皮膚陽光暴露程度、維生素D補充,兒童海魚、嬰幼兒配方和蛋黃攝入情況等。以秦嶺-淮河為界將地區(qū)分為北部和南部,其中北部地區(qū)包括吉林、遼寧、甘肅、寧夏和河南;南部地區(qū)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四川、廣東和廣西。經(jīng)常皮膚陽光暴露是指近1個月內每周≥2次有效陽光暴露(早上10點到下午3點之間,無任何防曬措施的情況下,暴露面部、手部和胳膊5~30 min)。

3. 體格測量和評價指標:體格測量由通過統(tǒng)一培訓的各單位人員完成,采用統(tǒng)一的方法和標準測量兒童的身高和體重,測量結果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1位。為確保測量工具的精確性,每天測量前對測量儀器進行檢查和校正。本項目采用年齡的身體質量指數(shù)Z評分(body mass index for age Z score,BAZ)評估7歲以下兒童體格情況。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兒童生長發(fā)育標準編制的Anthro v3.2.2和Anthro plus v1.0.4 軟件分別計算0~<5歲和5~<7歲兒童的BAZ。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長發(fā)育標準,0~<5歲兒童BAZ<-2為消瘦,BAZ-2~2為正常,BAZ>2~3為超重,BAZ>3為肥胖;5~<7歲兒童BAZ<-2為消瘦,BAZ-2~1為正常,BAZ>1~2為超重,BAZ>2為肥胖。

4. 維生素D檢測和診斷標準:各單位按照標準靜脈血采集流程,采集靜脈血和分離血清,送至蘇州和合醫(yī)學診斷技術中心實驗室統(tǒng)一檢測。采用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檢測血清25(OH)D水平。根據(jù)血清25(OH)D水平判斷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血清25(OH)D<30 nmol/L為缺乏,30~50 nmol/L為不足,>50~250 nmol/L為充足。

5. 質量控制:在調查正式開始前,由牽頭單位項目負責人制定多地區(qū)研究的問卷調查、體格測量、血樣采集及保存和運輸?shù)臉藴首鳂I(yè)程序,對各單位人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問卷調查完成后由各單位負責人員進行審核,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問卷及時糾正。


三、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EpiData建立數(shù)據(jù)庫,各單位均采取2人獨立錄入調查問卷,進行比對和校正。采用SPSS 21.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血清25(OH)D水平呈非正態(tài)分布,采用MQ1Q3)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分類資料采用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將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一、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

每家單位實際入組130~162名,共納入1 531名兒童。0~<1歲208名,1~<2歲230名,2~<3歲228名,3~<4歲242名,4~<5歲230名,5~<6歲190名,6~<7歲203名。男871名(56.9%),女660名(43.1%);北方地區(qū)657名(42.9%),南方地區(qū)874名(57.1%);冬春季采血的兒童1 177名(76.9%),夏秋季354名(23.1%)。7歲以下兒童血清25(OH)D水平為74.5(59.5,93.8)nmol/L,范圍13.5~218.8 nmol/L,其中0~<3歲為89.8(73.5,106.8)nmol/L,3~<7歲為65.3(52.0,79.5)nmol/L。25(OH)D<30、30~50、>50~75和>75~250 nmol/L的檢出率分別為2.0%(31/1 531)、12.0%(184/1 531)、36.5%(559/1 531)和49.5%(757/1 531)。男童血清25(OH)D水平高于女童(P<0.05)。母親教育程度不同,25(OH)D水平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圖片


二、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25(OH)D≤50 nmol/L](否=0,是=1)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表明年齡、屏幕暴露時間、皮膚經(jīng)常陽光暴露、維生素D補充和嬰幼兒配方攝入是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影響因素(均P<0.05,表1)。進一步做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是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險因素,與0~<3歲相比,3~<7歲兒童發(fā)生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風險增加2.60倍(OR=3.60,95%CI 1.93~6.72,P<0.001)。皮膚經(jīng)常陽光暴露、維生素D補充和嬰幼兒配方攝入均為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保護性因素(均P<0.05,表2)。


圖片


三、不同年齡段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檢出率及維生素D補充率比較

7歲以下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檢出率[25(OH)D≤50 nmol/L]為14.0%(215/1 531),其中,0~<1歲為6.7%(14/208),1~<2歲為1.3%(3/230),2~<3歲為3.9%(9/228),3~<4歲為14.5%(35/242),4~<5歲為15.7%(36/230),5~<6歲為26.3%(50/190),6~<7歲為33.5%(68/203)(圖1)。3~<7歲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明顯高于0~<3歲兒童(P<0.05,表1)。7歲以下兒童每天補充維生素D的比例為41.6%(615/1 478),其中,0~<1歲為79.5%(159/200),1~<2歲為68.0%(155/228),2~<3歲為48.4%(106/219),3~<4歲為35.5%(82/231),4~<5歲為23.8%(53/223),5~<6歲為20.5%(38/185),6~<7歲為11.5%(22/192)(圖1)。


圖片


討論


本研究7歲以下兒童25(OH)D≤50 nmol/L的比例為14.0%,較2010—2013年中國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結果顯著低,顯示近10年我國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得到明顯改善。2016—2018年中國多地區(qū)橫斷面研究顯示在330 189名0~<3歲兒童中,16.3% 25(OH)D<50 nmol/L;85 493名3~<7歲兒童中,33.9% 25(OH)D<50 nmol/L。本研究分別有3.8%的0~<3歲兒童和21.9%的3~<7歲兒童25(OH)D≤50 nmol/L。隨著我國維生素D缺乏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維生素D補充制劑的廣泛應用,我國7歲以下兒童整體維生素D的營養(yǎng)狀況得到提高,尤其小年齡嬰幼兒的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處于較低的水平。


本研究25(OH)D<50 nmol/L比例高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低于中東和東南亞等發(fā)展中國家。2011—2014年美國國民健康和營養(yǎng)調查結果顯示1 438名1~5歲兒童中,7.1%的兒童25(OH)D<50 nmol/L。而2010年約旦開展的1項健康調查顯示在1 077名1~5歲兒童中,56.5%的兒童25(OH)D<50 nmol/L。不同國家間維生素D水平有較大差異,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膚色、種族、生活習慣、膳食結構及社會經(jīng)濟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歐美等國家推行維生素D強化食物,我國除嬰幼兒配方外,其他維生素D強化食物尚未普及,這可能是我國兒童維生素D水平低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原因之一。


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兒童年齡與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存在關聯(lián),主要表現(xiàn)為3~<7歲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檢出率高于0~<3歲兒童,這與既往的研究結果一致。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年齡特征可能與我國維生素D補充政策針對0~2歲兒童有關。3~<7歲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維生素D補充率下降,維生素D強化配方攝入減少,而且城市兒童戶外活動少,皮膚陽光暴露不足,容易出現(xiàn)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與0~<3歲兒童相比,3~<7歲兒童發(fā)生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風險顯著增加。因此,應重視3歲以上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問題。


人體的維生素D主要來源于陽光照射后皮膚自身合成,戶外活動時間長可降低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風險。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皮膚經(jīng)常陽光暴露可降低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風險,但戶外活動時間與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無明顯關聯(lián),與既往研究的結果不一致。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開展主要在冬春季,兒童戶外活動時,厚重衣物遮蓋會阻擋紫外線照射,影響維生素D合成。除皮膚自身合成外,人體維生素D還來源于食物,如深海魚類、蛋黃和嬰幼兒配方等。本研究顯示每周攝入4~7次嬰幼兒配方可顯著降低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風險。但除嬰幼兒配方外,其他食物的維生素D含量很少,不足以滿足兒童對維生素D的營養(yǎng)需求。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維生素D制劑補充可改善兒童維生素D的營養(yǎng)狀況。隨著年齡的增加,維生素D制劑補充率降低,0~<3歲兒童維生素D補充率為65.0%,而3~<7歲兒童僅有23.5%,這可能是3~<7歲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上升的原因。為預防兒童維生素D缺乏,2011年美國內分泌學會臨床實踐指南推薦,0~1歲的嬰幼兒需每天補充維生素D 400~1 000 U,1~18歲的兒童需每天補充600~1 000 U。而我國的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政策主要針對0~2歲嬰幼兒,建議嬰兒生后即開始每天補充維生素D 400~800 U,未強調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補充維生素D的重要性。我國兒童普遍戶外活動時間少,經(jīng)皮膚合成維生素D不足。而且我國維生素D強化食物尚未普及,因此,維生素D補充是目前我國兒童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建議從嬰兒期到青春期每天都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


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性別兒童維生素D水平存在差異,男童血清25(OH)D水平明顯高于女童,與Pang等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女童的戶外活動時間相對較少,戶外防曬觀念較強,導致皮膚陽光暴露少,維生素D生成不足。母親教育程度也是影響維生素D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發(fā)現(xiàn)母親教育程度不同,25(OH)D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母親學歷為高中及以上的兒童維生素D水平較高。母親作為兒童主要帶養(yǎng)人,教育程度高更容易獲取到科學的育兒知識,從而了解維生素D缺乏的危害并補充維生素D。國內關于屏幕暴露時間對維生素D水平的影響研究很少。本研究顯示每天屏幕暴露時間長的兒童維生素D水平較低,與國外學者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與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經(jīng)皮膚合成維生素D不足有關。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兒童肥胖與維生素D水平存在關聯(lián),這與既往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Turer等開展的1項關于6~18歲兒童肥胖和維生素D相關的橫斷面研究顯示,肥胖兒童發(fā)生維生素D缺乏的比例高于正常體重的兒童。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人群為7歲以下體檢健康兒童,肥胖兒童比例遠低于上述研究,導致研究結果存在差異。


2010—2012年中國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兒童維生素D水平存在地區(qū)和季節(jié)差異:6~17歲兒童25(OH)D<50 nmol/L比例南方和北方分別為51.9%和54.8%,北方高;春、夏、秋、冬季分別為59.6%、37.4%、50.85%、58.8%,冬春季高。人體維生素D主要來源于陽光照射皮膚產(chǎn)生,維生素D水平存在地區(qū)和季節(jié)差異主要和陽光照射有關。我國北方地區(qū)緯度高,日照時間短,皮膚陽光暴露不足。冬春季比夏秋季日照短且強度弱,經(jīng)皮膚合成維生素D不足。本研究無明顯地區(qū)和季節(jié)差異,與中國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結果不一致,考慮因為樣本采集主要在冬春季,夏秋季樣本較小,這可能會導致維生素D水平季節(jié)差異不明顯。另外,隨著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維生素D補充在小年齡(特別是3歲以下)兒童中廣泛應用,這也會導致維生素D水平的地區(qū)和季節(jié)差異縮小。


本研究的優(yōu)勢在于涵蓋了全國1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對7歲以下兒童現(xiàn)階段的維生素D狀況及相關的影響因素有一定代表性。另外,采用的檢測維生素D水平的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可靠的方法,具有很高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第一,為多地區(qū)橫斷面研究,研究中兒童的資料收集主要是基于家長對過去事件的回顧,存在一定的回憶偏倚。第二,對象為醫(yī)院體檢健康兒童,且各年齡層樣本量較小,研究結果外推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續(xù)需要擴大研究人群和樣本量進一步研究。第三,以30 nmol/L和50 nmol/L作為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判定標準。這個界值是基于營養(yǎng)性佝僂病制定,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D對兒童健康的影響遠超過其對骨骼的影響。雖然目前國內外大多數(shù)研究都采用這個標準,但該診斷標準是否適合中國兒童全面健康的評價,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喜高科技】業(yè)內骨齡評價專家、專業(yè)骨齡研究科技機構及骨齡軟件應用服務商!


熱門文章推薦

5城市肥胖、超重和體瘦青少年的年齡推測

5歲以下兒童手腕骨發(fā)育指數(shù)骨齡評價方法


返回列表